长者助手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黑龙江省高校党建成果展示

党建引领促共融,石榴花开别样红
以党建品牌为牵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日期:2024-08-07 17:39 来源:佳木斯大学 访问量:
【字体:

佳木斯大学党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打造“石榴籽佳园”党建品牌,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民族文化传承融入党建工作的全过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度融合。

组织少数民族学生体验端午佳节的独特魅力

一、强化党建引领,塑“有形之魂”培育“团结之花”

一是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围绕深度发掘和专业课程相关的思政基因和价值范式开展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将党的政治生活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教师党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党建引领扎根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持续丰富院系党建形式、创新课程设置,建好“第二课堂”,将“课程思政”搬到教室外,教学内容延伸至书本外,党员教师主讲“行走的思政课”系列课程,激发少数民族师生和无党派人士强烈兴趣,引导师生在动手和实践中深化对党的知识理解,陶冶价值情操,强化思想教育。二是引领学生教育管理。加强党组织对团组织的领导带动,以班级、团支部为切入点,实施党团联系1+N”机制,组织142个教师党支部、24个学校机关党支部与398个学生团支部完成结对共建,共同开展组织生活,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大学生适应性融入、学业支持、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就业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建成“同心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室”,配备专职少数民族辅导员,组织考试课专业课教师与学业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多对一”帮扶,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夯实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红色校园文化氛围,在图书馆、教学楼等活动空间,建成红色文化长廊、党员之家等阵地,构建全环境育人场域。依托学校人口较少民族研究文献馆、赫哲族历史文化馆、尚文殊化美术馆等基地,成立“石榴籽”宣讲团开展主题宣讲、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普及民族知识、讲好中国故事。加强论坛、讲坛、讲座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连续举办四届中国赫哲族发展高峰论坛和多场次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术论坛,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研究贡献佳大智慧。以服务赫哲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为题材的党员教育电视片《从远古,向未来》获全省第十四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二等奖

党员教育电视片《从远古,向未来》

二、深化党建共建,行“有感之举”培育“共荣之花”

一是依托党建工作联络站增进文化认同。在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市、佳木斯市敖其镇等地建立“石榴籽佳园”党建工作联络站,深入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示范宣讲,引领各族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举办各民族师生广泛参与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专题演出、中华经典诵读、民族文化分享会等校园文体活动,增进各民族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二是依托党建工作联系点推动深度融合。与佳木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共同开展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与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哈尔滨漆艺之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促进民族技艺行业与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与逊克县、孙吴县、四排乡签署协议,派出党员师生团队深入逊克县三镇六乡七十八村,形成“一乡一景、一村一韵、一才一业”建设方案,协助四排乡打造乌苏里江沿线“民族+乡村+旅游”重点村落。三是依托党建赋能工作坊做优特色产业。紧紧抓住发展创意设计产业的有利契机,设立创意设计党支部,围绕推进环佳木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建立党建赋能工作坊,实现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工作坊的辐射带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开设赫哲族传统手工艺课程教学,以创新实践成果推动赫哲族传统手工艺创新性发展,形成漆艺、陶瓷等六大类十九种产品,年产值560万元。完成《冰雪赫哲》创意设计方案1套、赫哲族题材绘画作品10件,为赫哲族乡村提供产品拍摄、广告创意设计服务50余项。

《冰雪赫哲》创意设计、赫哲族题材绘画作品

三、实化党建成果,用“有效之方”培育“同心之花”

一是坚守匠心弘扬龙江优秀精神。将赫哲族传统手工技艺与宣传弘扬龙江优秀精神有机结合,组织师生党员把“八女投江”“开荒第一犁”“扎根边疆建荒原”“铁人王进喜用身体搅拌泥浆”“三老四严”“第一口油井”等典型故事制作成鱼皮树脂画,用艺术作品的形式阐释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主要内涵和时代意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重温历史中汲取信仰力量,在缅怀先辈中传承红色基因。二是坚持本心做好理论研究。以党员攻关团队为抓手,组建5个人口较少民族社会调查课题组,在赫哲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领域集中力量开展攻关,开展《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赫哲物语》编纂、黑龙江省民委委托项目—“神州北极”“华夏东极”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研究等工作,形成一批富有成效的理论成果和文化创意产品。三是坚定信心推广非遗文化。组织本校赫哲族党员教师和省、市两级赫哲族伊玛堪、嫁令阔非遗传承人录制赫哲语版“唱支山歌给党听”。制作国内首例以人口较少民族为题材的《赫哲族英雄传说故事》《漫话赫哲》等动画短片和短视频8部,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扶持申请项目。利用AI技术完成“赫哲族常用3000词发音”微信小程序并成功上线运行,是黑龙江省首例赫哲族语言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产品。

龙江优秀精神系列鱼皮画

佳木斯大学将继续秉承边陲扎根、沃土壮根、实践固根的“三根”育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党建优势带动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动能,发挥石榴籽“能聚籽成榴、又能灵活拼图”的作用,推动各民族师生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奋力书写新时代教育兴边、文化戍边新篇章

责任编辑:张晓北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智能问答机器人 hi! 我是智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