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锚定发挥高等教育功能优势、赋能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目标,科学统筹教育、科技、人才等工作,高点谋划、攻坚突破,为筑牢我省发展新质生产力基础贡献力量。省教育厅在全国高教系统会议上,围绕“发挥高等教育引领作用,赋能新质生产力形成”作典型发言。
聚焦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厅班子成员赴江苏、上海、安徽等省份,实地考察优化高等教育专业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做法,召开专题会议交流研讨,围绕我省发展航空航天、科技农业、生命科学等产业急需学科专业,实施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改革三年行动,部署省属36所本科高校“一校一策”完善学科专业整体布局。计划未来3年,依托省“双一流”建设,进一步建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农业人工智能、页岩油气科学与工程等141个优势特色学科,切实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学科专业匹配度。目前,36所高校均编制完成专业改革方案,其中,哈工大、东北林大、哈理工等19所高校已新增或调整新能源汽车、智慧农业、智能医学工程等35个专业。
聚焦人才培育,建强创新平台。围绕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依托哈工大、哈工程、东北农大等高校,加快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建设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改革先行区,着力打造更多科技创新“人才摇篮”。目前,全省本科高校建成人才培养改革先行区60余个、年可培养创新人才5000余人,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00余个,哈工大人工智能、哈工程智慧海洋等未来技术学院挂牌成立,哈医大基础医学、东北农大生物学等基础学科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加速建设。上半年,哈工大、哈理工等9个重点实验室通过评估,实现新突破。
聚焦成果转化,提升服务实效。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列为重点攻坚破难任务,部署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地方政府交流合作,加大推介宣传力度,多措并举鼓励科技成果就地转化。2023年以来,先后建成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协同创新联盟以及高校农业、工业科技成果转化联盟;举办53场科技成果推介活动,积极推介780余项高校科研成果,吸引300余家科创企业、20余个市县参与对接,在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医药等领域转化科技成果5000余项、成交额超20亿元,创历史新高,有力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