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党建研究中心、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人民政府在十八站鄂伦春族乡为“石榴籽兴边富民实践基地”揭牌,并正式签订三方协议。此次三方合作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十四五”规划》,推动党建引领、职业教育与民族团结的协同发展,切实为边疆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仪式上,三方签署《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党建研究中心、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三方共建石榴籽兴边富民实践基地协议书》。根据协议,三方将通过合作,发挥省党建研究中心理论优势和政治优势,为职业院校的党建工作和边境地区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咨询,促进校地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黑龙江职业学院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促进边境地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发挥十八站鄂伦春族乡的地缘优势和发展优势,为职业教育与党建研究创造实践基地和研究平台,促进“党建+”模式的创新性发展。
座谈会上,三方围绕“破壁·共生·出圈”三大议题展开研讨,共谋党建引领、非遗传承与文旅发展的创新路径。
黑龙江职业学院研学团师生参观了鄂伦春民俗文化馆,同非遗传承人郭宝林夫妇座谈,开展了拔河、劈柴、跳绳等趣味活动。
此次共建体现了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党建研究中心、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人民政府对兴边富民的坚定决心,充分展现了各方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边疆地区繁荣发展的责任担当。三方将携手共进,以石榴籽兴边富民实践基地为载体,持续推动红色教育、民族团结、校地共建“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共同绘制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