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黑龙江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专栏

办好每一所学校 | 深耕红色教育 培养守正少年——记哈尔滨市何延川红军小学校

日期:2023-11-28 10:15 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教育督导室 访问量:
【字体:


    为加快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和展现我省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和督导评估过程中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样态等典型经验做法,省教育厅官微推出“办好每一所学校”典型专栏,通过讲好身边的义务教育故事,带您一起走进“龙江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哈尔滨市何延川红军小学校始建于1905年,前身是阿城区解放小学,这是一所百年老校,也是民族英雄何延川的母校。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定了“弘扬延川精神传承百年文化培养黑土红娃”的办学方向,从文化入手,以课程落脚,融活动一体,深耕红色教育,厚植爱国情感,扎实构建红色教育办学体系,在品质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路上坚定求索,踏歌前行。

探寻百年校史讲好学校故事

回顾何延川红军小学的百年校史,不难发现,这所学校的精神生命里始终奔涌着生生不息的红色血液。1919年至1925年,何延川就读于此,他17岁参加革命,20岁组建东北第一支抗日义勇军,两次入狱,九死一生,作为省委委员、哈东专员,他带领部下仅半年时间就解放了阿城、宾县、延寿等哈东六县,使哈东地区成为最早的东北根据地;1930年前后,革命烈士穆景周曾在这所学校做教员,团结进步青年,传播革命火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学校师生对日本入侵强烈愤慨,走上街头游行,在当时的阿城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些红色印记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独有的育人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学校确定了全新育人目标:赓续红色基因,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行的红色接班人。学校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我是延川精神宣讲员”、“穿越时空对话——写给何延川爷爷的信”、新生入学第一课《认识民族英雄何延川》等育人活动,引导学生讲传英雄故事,争当延川式的好少年。

小讲解员介绍何延川事迹

新生入学第一课《认识民族英雄何延川》

凝练守正思想写好红色文章

何延川红军小学依托百年校史和红色资源,对学校文化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升办学理念,凝练符合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三风一训,构建学校文化的核心系统。

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延川精神为出发点,学校将文化核心确定为守正二字。守是守朴求真,正是人间正道。以守正为文化脉络,确定学校办学理念为砺守正品质育红色少年;以守正为核心表达,确定了守正弘气、守正毓德、守正唯真、守正笃行、守正出新五个文化主题;以守正为思想遵循,确定了树正形象传正能量的校风;以守正为价值引领,确定了孩子置身教育正中央的教风;以守正为培养航标,确定了秉正养习日积小成的学风;以守正为成长指南,确定了守朴求真正道直行的校训。学校的发展愿景是让世界看见你的光,鼓励学生自信学习,从容生活,阳光成长。

一所学校最好的生命状态,就是文化有脉,教育有魂。守正思想就是何延川红军小学文化的,红色精神就是这所学校教育的。把好脉,深化守正思想;铸好魂,写好红色文章,这是何延川红军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实行动。

加强环境建设营造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学校注重建设红色文化环境,新建了一厅一廊三展馆,营造红色教育氛围,做好青少年的政治启蒙。一厅是正气大厅,书卷形象墙展示出学校的办学理念,时刻影响师生身体力行;国旗翻转墙前,孩子们打开一块块翻转板,充满好奇地学习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圈梁浮雕墙用不同字体的字展示出守正文化主题,毛泽东《七律·长征》这首诗和习近平总书记《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词则对学生进行红军长征精神教育和廉洁思想渗透。一廊是红色长廊,通过全面展示党的百年光辉历程、百年精神谱系、革命先辈事迹和新中国伟大发展成就,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红色教育。三展馆是何延川纪念馆、校史馆和红色家风馆,何延川纪念馆集中呈现了民族英雄何延川的革命功绩;校史馆展示了激荡厚重的百年校史;红色家风馆则通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故事,教育影响学生养成爱党爱国、忠于人民、艰苦朴素、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何延川红军小学通过打造红色育人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习场所,更成为精神港湾和文化高地,校园里处处铺满红色土壤,让一粒粒红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国旗翻转墙前驻足学习的孩子们

学生参观何延川纪念馆

家风社团的学生在红色家风馆开展活动

推出文化形象构建育人体系

学校以校园吉祥物小红松为主线,将文化、课程和实践融为一体,扎实构建红色教育育人体系。

校园吉祥物小红松群像

推出小红松文化形象。利用松树坚韧顽强、凛然正气的品格形象,教育学生要学习松树品格,传承英雄精神。为突出文化育人功能和五育并举要求,从小红松主体形象拓展出5个延展形象,分别命名为好小松、优小松、棒小松、美小松和勤小松,对应德智体美劳的五育维度,为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榜样。

开设小红松成长课程。学校整合课程资源,建立起以松品课程、松慧课程、松健课程、松韵课程和松能课程为框架的小红松五育成长课程体系。松品课程对应德育维度,《红色印记》、《家国情怀》是学校的校本课程,新生入学礼、毕业生离校课给孩子满满的仪式感;松慧课程对应智育维度,以国家课程为主,辅助以梦想课程和活动课程;松健课程对应体育教育,通过体育运动和社团活动开展体质体能训练;松韵课程对应美育教育,通过艺术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松能课程对应劳动教育,注重学生劳动素养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


学生在劳动课上学习包饺子


“一米菜园”种植活动


快乐的体育运动梦想课

组织小红松红色活动。清明节每一个你我们都记得纪念活动传递信仰;烈士纪念日我为烈士描墓碑活动净化心灵;延川少年管乐团的成立鼓舞士气;大型团体操《红色传承》凝聚精神。无论是重走抗联路的研学之旅,还是排演情景剧《何延川智取阿城》;不管是选树何延川英雄中队,还是军事国防趣味运动会,都彰显着学校深耕红色教育的坚定信心和扎实行动。20234月,学校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与武警官兵不期而遇,互敬队礼军礼。军礼遇见队礼的视频被人民日报、人民网等200余家媒体转发报道。2022年,学校荣获黑龙江省德育红扣子工程红色基因传承校。

烈士纪念日我为烈士描墓碑活动

800余名师生在哈尔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表演大型团体操《红色传承》


“赓续红色基因淬炼强军体能”国防军事趣味运动会


少先队员与武警战士清明祭扫活动中偶遇,互敬队礼军礼

开展小红松育人实践。学校推出全口径育人实践载体小红松成长银行,班级开设分行,教师结合学生日常表现为学生赋予松币积分,记录在存折上。在银行体验区,孩子们用松币兑换礼物,抽盲盒实现小愿望。小红松诚信超市的学习用品无人值守,学生自觉投币购买,培养诚实守信品质。小红松美德驿站设置了勤、俭、律三个版块,勤字区是旧物利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俭字区是闲物交换,体现共享节俭思想;律字区是失物招领,培养学生自律品行。松书馆是开放式的读书阵地,开辟了红色书籍专区。小红松大森林是儿童展示成果的空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幸福。

小红松成长银行兑换活动

无人值守的小红松诚信超市

建设红军小学深化教育影响

20228月,经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批准,学校被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哈尔滨何延川红军小学20238月,学校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市何延川红军小学校,红色教育之路开启新的征程。学校在校门口设置了何延川英雄事迹墙,新建红军小学文化墙,将总书记写给红军小学孩子们的信在校园醒目处展示出来。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成《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生人人会唱,遵守践行。学校还开展了学习全军十大英模事迹、讲传红军长征故事、小红松站军姿等活动,不断增强学生作为红军小战士的角色认同,深化红色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孩子们在红军小学分布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学校

学生在哈尔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现场会上表演红色舞台剧《何延川》

哈尔滨市何延川红军小学深耕红色教育,培养守正少年,有力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在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政治使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勇毅奋进。

责任编辑:张晓北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智能问答机器人 hi! 我是智小龙